17 论樱花树下“画意” 叠拍摄影

「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」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句,表达的是他在元宵夜市中所寄托的一种情懐和意境,富有诗情画意。诗词文字可以表达的意境,摄影也一样可以做到,或许表达得更直接!有何法宝?我认为:可以运用多重曝光之叠拍技巧。叠拍能够将实景变成超越实景,产生出亦幻亦真的影像,富有画意的韵味。因此,我借用樱花树下为题材,进行论述。

叠拍并不是一种新发现,相机一经发明就附带了此种功能。即是一张相底连续拍摄两次或多次。如此简单的操作,为什么在历来的摄影作品展览中较少此类作品亮相?似乎此类摄影作品难以普及。我认为:原因在于拍摄者除了需要有审美和文化的双重修养,还需要彻底掌握相机的技术和技巧,才有能力去创作此类作品。而欣赏者也同样需要审美和文化上的修养,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。

因此,我建议:有兴趣学习摄影的爱好者,可以先从技术和技巧学起。在此,我提供以下的技术和技巧两部分内容,以供参考。

第一部分 摄影技术

其一,相机选择自动白平衡,拍出来的色温和色调才富有自然色彩。忌乱调白平衡。
其二,相机选择光圈先决﹙AV﹚,好处是可以随心随意地选择景深﹙清晰的深度﹚。
其三,相机常开过曝提示,留意刚拍下来的画面,如果过曝位置自动闪耀时,需减EV值,再拍摄。否则,过曝位置没有像数和影像。
其四,相机选择平均测光(权衡测光﹚,好处是能够整体曝光均衡。
其五,相机使用对焦时,选择一点对焦,准确地对焦在主体上。忌开全区域自动对焦,否则对焦点多数会落在宾体上。
其六,选择用中长焦距镜头,有超大光圈值的为贵。超大光圈能够拍摄出极浅景深,画面较易产生朦胧感。忌用小光圈,否则画面呆板无趣。
其七,选择用较短的反射镜头,好处是能够接近主体拍摄,而画面还有足够的空间感,充分发挥反射镜头浅景深多层次的效果,拍出朦胧感。

第二部分 摄影技巧

其一,主题是樱花树下,因此樱花不能做主体,树下的人物才是主体,樱花只是宾体。
其二,樱花树下,宜选有代表性的人物为主体,较易表达当地的人文特色。
其三,樱花树宜选多、密、老,劲为前、后背景,才能拍出层次感。忌单株独生,不成气候。
其四,叠拍,数码相机宜用正确曝光两次,不需特别加或减EV值。
其五,叠拍,宜选深黑背景,忌两次曝光都是高调子,否则,没有影像。
其六,叠拍,第一次曝光拍下主体人物,第二次曝光拍下樱花树,或调换次序,效果一样,相机内自动合成图像。
其七,叠拍作品必须经Photoshop调校反差(光暗对比)和色彩,才能显得正常合理。

把握好以上所述之技术和技巧,已经有足够能力去实习拍摄大自然,再学习和增强美学及文化修养,以后拍摄出来的作品水准就能不断提升和富有画意韵味。那种“白日樱花添淡妆,冷艳凄美带傲寒。细看丛中佳丽笑,貌美撩人惹轻狂。”的意境,便会在摄影作品中散发出来。
?
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见解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。
在此提供本人一辑《樱花树下》“画意”叠拍摄影作品以供雅赏!
?
?
编写于2014年6月20日